时间:2025-04-16 07:01 作者:文震孟 浏览量:1567
“我今天乘飞机、坐火车、坐汽车,先后用了三种交通工具,专程来这里看望大家。”沿着“之”字形的山间小路爬到半山腰,见到村民们,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
2019年4月15日,在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益乡华溪村,习近平总书记踏着湿滑的石阶一步一步登上陡坡,前往贫困户谭登周家看望。
谭登周和老伴儿焦光润在门口迎接。老人身后的门框上贴着一副对联:“九死一生靠政策,三病两苦有医保”。横批:“共产党好”。
老谭年逾六旬,2018年3月外出务工时受了重伤,老伴又患有风湿、哮喘等慢性病,这让曾在2016年脱贫的谭家再度返贫。
“在床上躺了4个多月,党和政府补助14万。”老谭用手比划着激动地说:“要不是政策好,我坟上的草都这么高啦!”
听完老谭一席话,习近平总书记握着他的手说:“党的政策对老百姓好,才是真正的好。”
如今,老谭一家吃穿不愁,靠养蜜蜂和村护林员公益岗位一年收入过万元,平时吃药住院等都有政策保障。今年4月,村里还帮助他家将院坝旁的农房改造成农特产品销售店,一年又可以多5000元的保底收入,稳定脱贫更有保障。
华溪村地处武陵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坐落在“两山夹一槽”地带,海拔高差大,土地分布零碎,人均可耕地不足一亩。
从北京出发,行程1800公里,4月15日中午,习近平总书记一下飞机,又辗转3个多小时才抵达大山深处的华溪村。
一天时间,从首都到省、市、县,再到乡、村,一路马不停蹄,一竿子插到底,亲临脱贫攻坚第一线。这样的节奏,是习近平总书记考察调研的常态。
“我专程来看望乡亲们,就是想实地了解‘两不愁三保障’是不是真落地,还有哪些问题。”他笑着补充了一句,“这次到重庆来,就抽查你们这一个点。”
离开华溪村,回到重庆市里,已是深夜。第二天,一场以“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为主题的座谈会在重庆召开。
习近平总书记为脱贫攻坚的成绩感到欣慰:“看了这么一个村,我心里是有底的。到2020年初,预计全国将剩下600多万贫困人口和60多个贫困县。把今年工作抓好抓实,明年继续攻坚,就能彻底消灭现行标准下的贫困。从各方面情况看,我们对完成任务是很有信心的!”
千里奔波,夙夜在公。2015年到2020年,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阶段性重点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连续召开7个专题会议系统部署、压茬推进。
“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我提倡钉钉子精神,这得从我做起啊!这件事我要以钉钉子精神反反复复地去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掷地有声。
“蛇口有的产业园区建设是深圳市最早的一批,怎么跟政府部门落实规划、谈地价、做改造,很多政策的落地和审批环节都做了创新国际视讯登录下注注册网址6hgw.cc入口☜周为民记得,当时英国剑桥大学访问团到蛇口,工业区一位干部谦逊地问,“你们剑桥大学建多大的桥?”还有人说,“英国人讲英语,美国人讲什么语?” 意识到人才短板,蛇口工业区再次开全国之先,于1981年9月,在《广州日报》上刊登《广东省深圳特区招商局蛇口工业区企业管理培训班》,面向全国招聘管理人才”周为民回忆,袁庚曾说,蛇口工业区的管理机构尽量精简,才能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