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8 11:45 作者:德止 浏览量:1401
证券时报记者 蔡江伟
周一午间,中国市值最高的上市公司腾讯控股发布了一则大股东Naspers拟减持公司股份的公告,引发市场震动,其股价由早盘的上涨超4%,至收盘反跌近2%,成交额较上一周平均日成交放大约3倍。受此影响,当日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等主要指数的K线上也留下了明显的上影线。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Naspers的减持计划里没有提及具体的减持规模,只模糊表示为“不会超过每日平均成交量的3%~5%”。倘若按今年以来117个交易日、累计成交11980亿港元计算,年内的日均成交额约为102亿港元,以5%的上限,每日的减持规模约为5亿港元。对此,市场也给出了不同的解读,乐观者认为不会对市场造成明显冲击,悲观者则解读为减持计划不设上限。不过,港股市场对类似大股东的非强制性承诺并无太强的约束力,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Naspers曾在2021年初第二轮减持时承诺3年内不再减持。有鉴于此,这次Naspers的减持量到底会是多少,尚需交给时间来总结。
作为投资界的“史诗级”案例,Naspers通过投资腾讯获得了数千倍的回报,自2018年首度减持以来,其一举一动备受关注。但其他投资者倒也不必过于迷信Naspers的判断力,从公开的报道来看,除了腾讯外,Naspers的其他投资表现平平。复盘Naspers此前两次减持后的市场表现,也只在短期影响了股价走势。比如2018年首次减持时,腾讯在放量大跌后即企稳震荡,之后于当年11月探底,随后开启了一轮涨幅超过200%的上涨行情;2021年4月8日第二次减持消息传出,当天腾讯再度刷新成交额纪录,股价下跌1.55%。大股东减持与股价下跌之间的关系,恐怕不能简单地归为“因果”。
在任何市场,股东的交易权都应被充分尊重。据称此次Naspers减持的原因之一是其所持腾讯的市值已超过Naspers自身,减持是很正常的财务操作,也符合Naspers股东的利益。身处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对“大股东”、“实控人”减持会莫名多一分恐惧感,认为一定会强烈冲击股价。事实上,Naspers多年来的表现堪称“佛系”,基本不参与腾讯的日常经营。即便是身为腾讯“实控人”的马化腾,在上市之后也是隔三岔五就小幅减持,但倘若就此解读为不看好腾讯公司的发展,从看到第一笔减持就退避三舍,那恐怕就会错失后面的数百倍涨幅。
诚然,腾讯作为港股举足轻重的上市公司,而且还是港股通标的股,其影响范围之广不言而喻。此次Naspers语焉不详的减持公告,虽然给其股价增添了一层不确定性,但是,投资者应该明白,真正决定公司股价的,最终还是公司本身的内在价值。
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一是心理咨询是等候求助,大量有情感困惑的人不会主动上门徐景安在深圳期间力推股份制改革与股票市场的建立,首创产权转让、企业破产的改革试验,还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制定深圳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等,为深圳乃至全国的经济改革探路mk体育登录网页版6hgw.cc入口☜ 米尔格雷姆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投入拍卖理论的研究之中 “比如蛇口网谷的建设,同时考虑到天际线、空气流通、生态环境等,最终将容积率控制在2以下,这不是一般商业公司能做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