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10 17:15 作者:刘蜕 浏览量:310
中新网北京6月14日电 (记者 张素 李京泽)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的法院大力推行电子诉讼,引导当事人开展在线立案、在线缴费、在线开庭、在线证据交换。最新发布的蓝皮书认为,电子诉讼的广泛应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4日发布的2022年《法治蓝皮书中国法院信息化发展报告》披露,2021年,全国法院在线立案1143.9万件,全国法院在线开庭127.5万场。
蓝皮书显示,跨域立案服务主体已从中级法院、基层法院、海事法院拓展到全国四级法院,实现立案登记范畴内的案件类型全覆盖。此外,全国法院形成了电子卷宗、电子档案的一体化共享调阅能力,文件可调阅率达95%。
对于一站式多元解纷平台建设,蓝皮书指出,这是智慧法院语境下信息对称型诉讼审判的有益实践,为有效实现服判息诉提供了科技解决方案。截至2021年底,人民法院调解平台汇聚全国法院调解案件2446.29万件,调解成功率62.88%。
记者还从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举办的中国法院信息化研讨会上获悉,法院正在司法数据中台和智慧法院大脑建设方面持续发力。目前,智慧法院大脑平台基本框架已经构建完成。
蓝皮书也着眼于“十四五”期间全国法院信息化建设的部署,并建议,深化法院信息化在社会治理领域的应用,妥善处理个人信息,以及健全安全风险事先评估预防机制。(完)
“当时看到改造之后条件很好,就选择搬了进来< 网经社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新零售顾问黎代云表示,这次双节,线上平台齐发力,销售额暴增,一方面得益于疫情过后的消费力释放,“报复性消费”;另一方面电商平台各自做了大量促销活动,以及利用直播带货等刺激购买欲望技术的变化推动了整个零售业商业模式的变化,商业模式的变化导致了竞争格局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