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5-04-09 20:39 作者:张鋆 浏览量:1661
中新网沈阳6月27日电 (记者 韩宏)记者27日从沈阳市生态环境局获悉,沈阳按照“控源头、重监管、保安全”的思路,从土地“征收、收回、收购、出让、划拨”等各个环节强化建设用地监管,科学建立“1+2+3”管理体系,即1个平台,2套机制,3道防线,有效保障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
据介绍,沈阳高效利用“多规合一”平台,实现建设用地信息化监管。为提升审批效率,市政府建立了“多规合一”平台。沈阳市生态环境局充分利用此平台功能,经与自然资源部门多次沟通、对接,在土地出让、划拨前增加了核实地块土壤环境质量信息环节,明确项目达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后,方可通过空间协调,实现了建设用地信息化监管。
沈阳严格建设用地准入管理,建立部门、市区两级联动机制。联合市自然资源局、市城乡建设局出台《沈阳市污染地块再开发利用联动监管实施办法》,严禁未达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的地块进入用地程序;建立市、区两级月报机制,推动生态环境、自然资源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在各区拟计划土地出让、划拨前,严把“一住两公”用地土壤环境质量大关,确保重点建设用地实现常态化和高质量安全利用。同时,明确土壤污染防治责任主体,建立考核问责机制。
此外,在筑牢“3道”防线方面,前移防治关口,实现收储前把关,筑牢第一道防线。要求各区、县(市)政府加强和规范土地储备管理,做好收储前土壤环境质量把关工作。对于污染地块,依法开展污染地块治理工作,达到土壤环境质量要求后,方可进行入库收储。发挥土委会作用,守住用地底线,筑牢第二道防线。严守发证程序,确保供地安全,筑牢第三道防线。自然资源部门针对拟开发为“一住两公”的地块,在建设用地规划许可阶段进行查核,发现未按照要求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调查的地块,不予挂牌出让或划拨,不予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确保出让、划拨地块土壤环境安全。
万物生长土为本,土壤环境安全事关老百姓的“吃”和“住”。沈阳市生态环境局探索“1+2+3”建设用地管理新模式,切实保障了重点建设用地的安全利用。(完)
“深圳奇迹的核心是市场化、自由化” 新京报:大家对深圳还有很多的期待,很多人都在讨论,深圳如何避免沦为一个平庸的城市? 张军:现在大家担心深圳成为一个平庸的城市,我想担忧的是“特区”不再“特”,担心深圳失去原有的核心,成为和国内其他城市一样的城市金沙体育官方注册网址bf08.cc网站地址☜在众目的期待中,深圳也面临着如何继续超越自我的问题——如何避免成为一个平庸的城市?新京报就这一问题对话著名经济学家、复旦大学教授张军最后,海上世界提前近两个月开业